西安区域管制中心:扎实做好专项培训,保持现场规范运行
1-10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59件,处罚金额7017.15万元,查办全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这些变化得到可靠且科学的数据证实,确实说明它的各项政策方向正确,执行有力,效果显著。PM2.5进入血液后对人体产生影响,而臭氧是具有极强氧化性的气体,进入呼吸道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形势依然严峻事实上,在总结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的同时,研究者并未回避现存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空气污染依然严重。此外,他强调应针对不同阶段的治理特点,强化科技支撑力度。特别是北京市2017年PM2.5年均浓度从每立方米89.5微克降到58微克,实现了国内外普遍认为难以完成的目标。该论文另一位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也向《中国科学报》解释说:PM2.5和臭氧污染是彼此关联的大气二次污染问题,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同时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
如2018年,北京市重污染天气已下降至15天,PM2.5降低至52微克/立方米。其中,郝吉明领衔的团队评估了20132017年间中国PM2.5污染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逐一定量了大气十条中各项政策的贡献。因此,中国致力于减少煤炭消费、增加天然气消费。
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可谓一个奇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一项针对中国20132017年空气质量的新研究表明,中国细颗粒污染程度大幅降低,改善空气的政策成效显著。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意味着即使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碳排放的速度不会随之增长。此外,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
据美联社11月27日报道,去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0%,比2005年累计降低45.8%。中国在改善能源结构中更重要的举措,是增加零碳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当前,中国的水电、光伏发电等已经取消补贴,实现良性市场竞争。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低碳领域的核心技术仍有待发展。通过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室内新风系统的使用等,帮助大众养成健康低碳的消费习惯。为全球森林资源的增长做出卓越贡献。
10年间,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占比从70%下降到2018年的59%。此外,LED灯已全面淘汰高能耗的白炽灯与荧光灯;通过断桥铝门窗等墙体保温设计实现建筑节能多种理念与举措共同成就了中国能效提升的速度和幅度。中国面对巨大能源消费总量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挑战,还能够实现当前的能源消费转型,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中国植树造林的面积、速度和森林成长质量,使森林碳汇大幅提升。
同时,继续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在授人以鱼、提供节能物资的同时,也授人以渔、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其三,中国将继续负责任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巴黎协定》等治理框架的构建做出贡献。
其次,中国成熟的经验、技术和政策,可作为其他国家推进低碳革命的参照。这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发展方面,释放了良好信号。
2018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已提高至14.3%,有望提前完成2020年占比15%的目标。提升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提升植被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的存量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按照北京市设施建设推进情况,卫生填埋场将主要以焚烧残渣填埋为主,最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全面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东城、西城、石景山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通州由于面积较大,各地情况不一,目前也已开展全覆盖创建工作。首先是配套措施、方案先行,配套实施办法按照具体的时间节点都制定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保证各部门都动起来;第二个是标准规范先行。
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外观打破了群众对于垃圾焚烧厂的一贯印象。此外,设施服务先行也是关键所在。
此外,全市还有9座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近年来在垃圾处理后端的做法形成了一些经验。
预计到2020年底,北京市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2.34万吨/日,且结构不断优化。污水直接进入张家湾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则进入有机质资源生态站进行有机处理。
北京市城管委固废处处长康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我们主要在制定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和四个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居住小区、党政机关社会单位、收集运输、垃圾减量,目前已经成稿,预计年底前就会印发。具体来说,康凯表示,目前垃圾分类的工作主要包括四个先行。运用经济手段促进餐饮单位源头减量,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近千平方米的环保教育宣传展厅和工艺流线参观走廊,也成为了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基地,去年共举办311场宣传活动。
目前,全市上下正积极开展《条例》的宣传和相关的配套准备工作,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及四个实施办法将于年底前出台。有机物质处理+污水处理的模式在北京也属于首例。
目前,北京市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有29座,其中焚烧厂10座,生化处理厂(堆肥或厌氧发酵)8座,卫生填埋场11座。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已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主要对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适用范围、类别构成、图形符号进行了调整。
主体采用预处理+油脂提取+联合厌氧消化工艺,主要产出品为粗油脂和沼气,后期将增加沼气发电,每天可产生2.5万立方米的沼气,一立方米大概能产生1.7-2度电。这个行动方案里我们梳理出60来项工作任务,包括时间表、工作任务、路线图。
再有不到5个月,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实施。据介绍,将三种垃圾进行联合厌氧处理的,在国内尚属首例;此外,处理站位于张家湾污水处理厂边,两者协同处理,节约大量运输成本。康凯提到,生活垃圾容器的标准规范也要根据新国标进行配备或修改。京城惠通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广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项目主要处理通州的餐厨垃圾、粪便及污泥。
通州全区目前日均产生生活垃圾2000吨左右,发电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由于城市副中心的持续建设,全区生活垃圾量还会有所提高,目前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也已开始规划,计划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700吨。
围绕《条例》修正,比如要求全过程密闭、无二次污染等,提高生活垃圾投放、收集、处理的标准规范。据市城管委给出的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北京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790.36万吨,日均2.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7%。
12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得知,东城、西城、石景山力争于今年底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通州区也已开展全覆盖创建工作。涉及60余项工作任务我们目前主要是要把垃圾分类的工作做到前头。